寻找滇剧 环球头条
- 来源:人民融媒体
- 时间:2023-06-26 17:09:29
暮色四合,圆月初上。在一阵锣鼓声中,只看见人头攒动,纷纷涌向一个方面。毫无疑问,那是云南省安宁市县街街道石庄村的滇剧开演了。
这种好戏上演的历史,算来已有一百多年。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,滇剧也经历了它的波折,甚至一度销声匿迹。
而今,在石庄村滇剧传习馆的带动下,石庄村又恢复了这独有而古老的声音。传习馆的负责人钱奕霖表示:“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华,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。”
【资料图】
石庄村滇剧传习馆的剧团在演出。人民网 蔡树菁摄
传统
钱奕霖是80后,他的童年记忆中,滇剧是每年新春最期待的节目之一。一到大年三十吃完年夜饭,他跟小伙伴们早早就围在戏台下,期待着一出出好戏上演。
《秦香莲》展现了女性的柔与刚,《墙头记》讽刺了不孝之子,《杨门女将》颂扬了高尚的爱国情怀........在那个物质尚不充裕的年代里,逢年过节上演的滇剧成为了石庄村人记忆中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。
“当时没有资金支持,每家交5元看戏费,然后就靠历届村党委的积极支持。”钱奕霖回忆,滇剧是用本地方言演唱,村里有不少婚嫁来的外地媳妇儿,其中有白族、彝族、苗族等,村里人十分热心地给她们讲解戏词和剧情。古老的戏台下总是烟火气十足,在一个个精彩上演的滇剧里,石庄村各族人民的心也渐渐融合在一起。
说起滇剧,在云南可谓是历史悠久、底蕴深厚。
滇剧大约在明末清初兴起,彼时包括丝弦、襄阳、胡琴等3种声腔和部分杂调传入,并逐渐吸收当地民间艺术,形成其独特声腔。
晚清、民国之时,时局动荡,滇剧由兴盛逐步走向衰落。随着新中国成立,云南省和许多州市县都建立了国营滇剧团,1960年云南省滇剧院成立。自此以后,滇剧获得了新的生命力,得到了迅速发展,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和娱乐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。
滇剧元素遍布石庄村。人民网 蔡树菁摄
传承
“把传统文化传承好、发展好,这就是我们创办滇剧传习馆的初心。”钱奕霖说。
新世纪以来,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,精神方面有了不同的需求,但是滇剧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下却有了衰败的迹象。
对此,钱奕霖有些心痛:“作为老戏迷,那段时间排演出来的滇剧,我都不愿意看,更别说其他人。我就琢磨着,这是滇剧发展遇到了瓶颈,仅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。”
钱奕霖分析,滇剧落寞的背后,主要是单一戏剧演出,营收能力低下。“最差的时候台上在演出,台下只有五六个爷爷奶奶在看,演员没了观众,演出更没有激情。”
为了突破瓶颈,也为了石庄村的发展,钱奕霖在当选为石庄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后,决心以本村的滇剧文化为主题,借国潮兴起之势,打造一个能吸引游客、留住游客的石庄村。
第一步就是在石庄村建立滇剧传习馆。“以石庄村传承多年的滇剧团为根,文旅融合,这是我们发展滇剧的思路。”钱奕霖说。
2021年11月5日,在地方政府、云南省滇剧院、村民等多方支持下,石庄村的滇剧传习馆正式建成。在传习馆里,有滇剧历史宣传资料、石庄村滇剧老物件展览、乡村文化大讲堂等小而精的内容。
同时,依托滇剧传习馆,石庄村梳理出一支主体17人、演艺人数达42人的专业滇剧演出队伍,其中包括3位滇剧市级非遗传承人。
滇剧的观众以老年人为主。人民网 蔡树菁摄
专业的演出、新潮的剧本,石庄村滇剧传习馆的剧团很快获得了十里八乡村民的一致认可,很多上了年纪的村民表示:“终于找到20年前过年的氛围了。”听到这些话,钱奕霖觉得很欣慰,“石庄村以滇剧文化振兴乡村的路子走对了。”
除在本地演出外,钱奕霖也在积极扩大滇剧传习馆的影响力,将其打造为昆明市级滇剧传习基地,积极承担戏曲进校园、进社区等任务。
“现在演出几天几夜的《秦香莲》是很少有人看的,但我们的短滇剧、经典片段在各地演出时,能让大家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,这就已经达到目标了。”钱奕霖感慨。
如今石庄村滇剧团的演出越来越多,受到很多地方慕名邀请。钱奕霖笑呵呵地说:“尤其到了逢年过节,演出多到排不过来。”
走访了外省诸多新的戏剧形式后,钱奕霖目前又有了新规划:“未来石庄村的滇剧演出不在戏台上,而是遍布整个村子。”这是他基于文旅融合大背景的思路,想衍生出更多的沉浸式体验项目,让游客参与感更强,深度体验与了解滇剧文化。
钱奕霖深刻地知道滇剧在文旅融合中承担的责任:“文化振兴中,产业是基础、文化是核心,没有文化留不住人才,没有人才何来发展?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‘魂’。”
关键词: